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莫让下一代从小养成“屏”依赖
        日期:2021-05-14
        来源:北京日报

          “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,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%,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。”教育部近日明确,将通过限制电子产品助力解决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,该表态也引发广泛关注。

          回想20年前,电子产品进课堂被视为一大潮流,丰富有趣的形式一度活跃了课堂。但到了今天,课堂上活跃的电子产品渐有喧宾夺主之势:放映课件取代了工整板书,滑动屏幕取代了展卷而读,点点戳戳取代了提笔书写……而这,不过是孩子们身患“电子产品依赖症”的一个缩影。报告显示,无论是上学日还是周末,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都位居全日事项的前三。这带来的直接后果,首先就是视力下降。连续三年来,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皆超过50%,可谓触目惊心。

          更值得注意的是,媒介的更迭也间接塑造着大众的思维和行为。不无研究者担忧:“电子产品依赖症”会不会影响这一代人的信息获取偏好、阅读习惯、思考能力?电子媒介形式多样,但对知识的呈现、信息的传递却往往是浅层次、碎片化的,浮光掠影之下极易让人陷入一知半解、囫囵吞枣,更别说其间信息繁芜、泥沙俱下。当孩子们习惯用碎片化娱乐化的轻松方式接受信息,便难以在门槛更高的文字世界中专注阅读、深入思考。一项科学研究也为此提供了佐证:重度使用智能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大脑皮层产生损害,长时间下去孩子的语言和推理思考能力都会受损。我们不能任由电子产品占领孩子的世界,相关部门划出红线、发出警告,为的就是帮助孩子保持与屏幕的距离。

          古语说“开卷有益”。媒介从来不只意味着形式,捧起纸质书本,感受翰墨馨香,不仅能获得系统化的知识、整体性的思考,还会培养我们的专注力、思考力。古往今来,以沉潜之心坐得住冷板凳者,总能激发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的思想活力,得到“夜来一笑寒灯下,始是金丹换骨时”的智慧启发,涵养“胸藏文墨虚若谷”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的儒雅气质。大多数孩子当然偏好更花哨热闹的阅读方式,可能很难全解捧书静读的意义,但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让他们从小读好书、写好字、沉下心,就是把通向智慧宝库的钥匙交到了他们手上。

          谁都无法退回“从前慢”,但“读屏时代”更需要“深阅读”。我们必须学会选择取舍,也要将清醒与定力传递给孩子。学校源头减量,家长做好表率,就是为孩子们守护更丰盈的世界、更自由的精神。

        责任编辑:梁 海燕
        在线评论
        用户昵称:   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    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……
        验证码:           查看评论
        [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]
       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©版权所有